imtoken官网下载最新版本 上观时评|网红“熊爪咖啡”背后,藏着上海的城市趣味和精神底色
不久前,外滩街道慈善超市悄然登上热搜——一对外国夫妻来到店里,了解到超市的运营模式后,特意挑选便利贴和荧光笔作为“爱的礼物”,希望将这些小物品传递给后来到店的志愿者。9月伊始,正值上海慈善周,来店里做志愿者的一对双胞胎姐妹收到了这份心意,“原来帮助别人,真的会收到双倍的快乐。”
责编:史健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很多人认为争吵后应该立刻解决问题,趁热打铁。但实际上,争吵后立即做决定往往是冲动的。双方在情绪激动时,很容易说出伤人的话,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就像那对因家务分配争吵的夫妻,如果当时就继续争论,可能矛盾会进一步激化。所以,争吵后双方都需要时间冷静下来,这不是逃避,而是为了之后更好地解决问题蓄力。只有冷静下来,才能理智地思考问题,避免在情绪的驱使下伤害对方。
过去,许多人一讲到慈善,会本能地想起“条件好的人捐钱捐物帮助弱势群体”,甚至有人担心慈善是个“只出不进的无底洞”,但如今的慈善理念和慈善方式早已远远不止于此。以上海各具特色的慈善超市为例,全市已有200余家,覆盖全市16个街镇乡。它们像是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爱心驿站,链接起源源不断的善意和资源,让爱的链条不断延伸生长,成为逐步构筑起城市“慈善生态”的一部分。
“善”是人性底色,慈善无疑是激发这份朴素善意最直接的机制。最近“久久爱的幸福节”慈善集体婚礼上露面的新人熊小凤,高中时曾受9位爱心人士资助完成学业。进入社会后她携手校友成立公益团队,每学期匿名捐款资助母校的贫困学生。尽管大家都强调“不求回报,只愿孩子们安心读书”,但回报是显而易见的:受助的孩子陆续考上大学,团队人员翻倍资助更多人,而熊小凤与其他新人一同倡议启动的新慈善计划,imtoken官方网站也将福泽更多人。可以想见,这些曾受到帮助的人在条件许可后,同样会选择助人,善意将螺旋上升。
慈善也逐渐超越传统的捐资赠物,逐步成为一种价值共创的生活方式。今年首次纳入上海慈善周系列活动的公益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上,一位中学生分享自己陪伴一位视障人士公园散步的感受:对方听出斑鸠的叫声,闻出玫瑰的芬芳,这让作为健全人的他收获良多并萌发创新公益项目之心:“我曾以为他们的世界只有黑暗,却没想到黑暗中竟藏着那么多细腻而生动的细节。”
如今的慈善,可以是一杯咖啡的温度、一家超市的运营、一次陪伴的默契,这个过程中,闲置物品可以重获价值,日常消费也能传递善意,慈善不知不觉融入普通人生活,受助人也能更勇敢地融入社会。永康路上一只毛茸茸的熊爪递出的咖啡曾让不少人感受到慈善的魅力,如今的店长周琼是一位听障患者,两年前的她还是一位咖啡种植农,如今作为“爱的使者”,熊爪咖啡继续从水泥墙洞递出咖啡,“每售一杯我们就捐赠一元钱”。自2021年在云南签约首家庄园后,熊爪咖啡从种植、采收到烘焙、冲泡,残障员工已参与到熊爪咖啡生产的各个环节。今年,超80个咖啡品牌、1300余家咖啡门店纷纷变身慈善驿站,向公众倡导慈善文化。
善行无界,微光成炬。《2024年度上海市慈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统计显示,2024年,上海全市慈善组织年度共开展公益慈善项目8191项,年度受益对象5587.62万人次,项目总支出64.84亿元。在这座以繁华著称的都市里,慈善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融入城市的毛细血管,嵌入城市生活肌理。
这座城市的慈善生态,让善意传递变得可触、可感、可延续,构筑起一个“人人可奉献、处处可公益”的生态图景——这或许正是上海慈善周最动人的意义。它诠释着“人民的城市”该有的精神底色:开放、包容、温暖,并且始终相信imtoken官网下载最新版本,每一份微小的善意,都能照亮更多角落。